栏目分类
决死纵队战斗英雄回忆:200名战友一同参军,解放后仅剩2人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6:05 点击次数:122
【抗战英雄尚儒的烽火岁月】
在山西新军决死纵队的抗战史册上,机枪班长尚儒的英勇事迹格外耀眼。这位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起来的战斗英雄,用鲜血和忠诚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战凯歌。
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,刚满18岁的尚儒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,毅然加入晋绥军国民兵军官教导团。这个来自山西农村的热血青年,与200名同乡一起被编入新兵2连,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。次年部队改编为决死四纵队时,在政工干部的影响下,尚儒的思想逐渐进步,与邓纪锁等战友共同加入了山西牺盟会。
1939年秋,部队改编为独立第7旅34团后,新旧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。在一次政治课上,反动连长万春祥无理取闹殴打指导员孙海山。尚儒与战友们在张崇秀指导员带领下,通过联名抗议迫使上级处置了万春祥。这场胜利让年轻的尚儒深刻认识到革命斗争的复杂性。
展开剩余58%1940年初,表现出色的尚儒被选送教导营受训。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,但在龙海营长的悉心教导下,他的军事素养和政治觉悟都得到显著提升。结业后,他先后在新兵营、35团和方山游击大队担任骨干,并在1941年晋升排长。
1941年3月的水曲村遭遇战是尚儒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。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军,他带领仅存的一个班战士浴血奋战,最终完成任务。但敬爱的指导员李明珍的牺牲,让他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。
1942年精兵简政时,尚儒主动接受降职安排,担任机枪班长。在1944年的二打武宁山寨战斗中,他两次率队奇袭得手,为连队赢得山寨英雄连荣誉,个人也获评战斗模范。次年春景洼战斗中,他带伤坚持作战,被支队长罗斌亲自表彰为战斗英雄。
抗战胜利时,尚儒联系当年同批入伍的战友,发现200人中仅存5人。到全国解放时,更只剩下他和李月河两人。每当追忆牺牲的战友,这位铁血汉子总是眼含热泪:今天的胜利,是用战友们的鲜血换来的啊!
从晋绥军新兵到解放军骨干,尚儒用八年抗战诠释了革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。他的故事,正是千百万抗战将士的缩影,永远值得我们铭记。
发布于:天津市